正文
问:“宁静存心时,可为‘未发之中’[一]否?”先生曰:“今人存心,只定得气。当其宁静时,亦只是气宁静,不可以为‘未发之中’。”曰:“未便是中,莫亦是求中功夫?”曰:“只要去人欲、存天理,方是功夫。静时念念去人欲、存天理,动时念念去人欲、存天理,不管宁静不宁静。若靠那宁静,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,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,终不能绝去,遇事依旧滋长。以循理为主,何尝不宁静?以宁静为主,未必能循理。”
注释
【注释】[一]“未发之中”,语本《中庸》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”。大意为:喜怒哀乐还没有显现出来,就称之为中;已经显现出来而又都符合节度,就称之为和。
翻译
问:“宁静存心的时候,可不可以称为‘未发之中’?”阳明先生说:“如今的人存养心性,只是安定得气。当他宁静的时候,也只是他的气宁静,还不可以称为‘未发之中’。”又问:“即使还不能便说是中,不也已经是求中的功夫?”阳明先生说:“只有去人欲、存天理,才是功夫。宁静的时候念念不忘去人欲、存天理,活动的时候念念不忘去人欲、存天理,不管是宁静还是不宁静。如果只依靠那宁静,不单渐渐地会有喜欢宁静厌恶活动的弊病,中间的许多病痛也只是潜伏着,终究不能根除,遇到事情时依旧会滋长。如果以遵循天理为主,何曾会不宁静?如果以宁静为主,则未必能遵循天理。”
心得
我们心中产生的喜欢、愤怒、悲哀、快乐等各种情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观点, 这种状态叫“中”。
如果只是一味依靠外在的平静,那么我们只会让自己产生喜静厌动的毛病,也就是我们只能自己平静,但是一遇到事情的时候,就不能静。
只要我们内心时刻有这个修行的念头,不断提醒自己保持平静,那就会遇事也变得平静。
所以我们不是追求平静,而是依循天理,以达到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