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又曰:“知是心之本体,心自然会知。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[一],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[二],此便是良知,不假外求。若良知之发,更无私意障碍,即所谓‘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我们在看到父母就知道要孝顺父母, 见到小孩就知道要疼爱关心它, 这都是发自己我们的本心, 这便是良心。用孟子的话说,这些不用去学习而知道的就是良心,不用思考而知道的事情,叫良知。
但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,成长的过程中,因为环境的因素,个性的养成,而失去了这些本真的东西,所以我要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来修行我们的良知,所以才要致良知。
作为人何为正确,这句话我们必须时刻记在心里,去发倔内心深处的至善,良知。
注释
[一]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上》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;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”。[二]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,语本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“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,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,非恶其声而然也”。恻隐(cèyǐn),忧伤、同情;怜悯、不忍。[三]“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矣”,意为:人们如果能扩充其怜悯之心,则其仁德就用不完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下》“人皆有所不忍,达之于其所忍,仁也;人皆有所不为,达之于其所为,义也。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也;人能充无穿踰之心,而义不可胜用也”。[四]黄宗羲《明儒学案》“郎中徐横山先生爱”传云,“阳明自龙场以后,其教再变。南中之时,大率以收敛为主,发散是不得已,故以默坐澄心为学的。江右以后,则专提‘致良知’三字。先生(徐爱)记《传习》初卷,皆是南中所闻,其于‘致良知’之说,固未之知也。然《录》中有云:‘知是心之本体,心自然会知。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,此便是良知。使此心之良知充塞流行,便是致其知。’则三字之提,不始于江右,明矣。但江右以后,以此为宗旨耳。是故阳明之学,先生为得其真”。
翻译
阳明先生又说:“知是心的本来状态,心自然会知。人们见到父母自然会知道孝顺,见到兄长自然会知道敬爱,见到小孩坠入井中自然会感到心痛、知道同情,这就是良知,不必借助于向外寻求。如果良知的显发,完全没有私意的障碍,就是孟子所说的‘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矣’。然而平常人不能做到没有私意的障碍,所以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,战胜私欲恢复天理,则心中的良知就完全没有障碍,就能够充塞流行,这就是致其良知。知致就能够意诚。”
心得
我们在看到父母就知道要孝顺父母,见到小孩就知道要疼爱关心它, 这都是发自己我们的本心, 这便是良心。用孟子的话说,这些不用去学习而知道的就是良心,不用思考而知道的事情,叫良知。
但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,成长的过程中,因为环境的因素,个性的养成,而失去了这些本真的东西,所以我要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来修行我们的良知,所以才要致良知。
作为人何为正确,这句话我们必须时刻记在心里,去发倔内心深处的至善,良知。